進入內容區塊
緊急公告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  • 小字
  • 一般
  • 大字
藝館藝名
  二呆用千萬元蓋成的藝術館,是展示館、也是生活館,然而二呆藝館還有兩個名稱,正如「二呆」是趙同和的小名。 他說過,同樣的一座房子,一樣的一套傢俱,和尚住是某種氣氛,商人住是另一種風味,文人住又是不同的格調。而二呆藝館究竟給人怎樣的感覺呢?
藝奴居
侍奉十一個主人的藝奴居
 二呆說:「十一種藝術正是我的十一個主人」,而他就是「藝奴」,心甘情願被藝術奴役著,隨時靜候主人差遣及使喚。
    這十一位主人分別是陶藝、雕塑、書法、篆刻、國畫、西畫、版畫、素描、攝影、詩及文。二呆居住在藝館中,被這十一位主人控制時間、精神與思想,無怨無悔,是名為「藝奴居」。







   
聽天堂
聽,天堂?聽天,堂?
1992年,原本紅色的磚牆,因緣際會貼上玄武岩碑文。隨即,二呆於大門上提了「聽天堂」。他寫過一首詩:
 










     〈天堂自己造〉
     天堂,不僅是很美,而是住在天堂的人,覺得無比幸福。
     幸福是:
     心身的安祥—無憂無慮,
     精神的舒暢—無阻無礙。
     富人往往進不了天堂,因為他的憂慮太多。
     壞人也進不了天堂,因為他的阻礙太多。
 
     天堂並不在天上,
     天上只是一遍虛無飄渺。
     月球都有人去了,證明那而只是荒漠淒涼,
     天堂是在人世間,
     人世間想像而真實的一個境界。
 
     人世間,誰也無法為誰造天堂,
     要有,就是自己,
     心身是屬於自己的,
     精神是屬於自己的,
     天堂,只有自己造,
     只有自己能造天堂。
 
    或許這個原因,藝館的廳堂取名為「聽天堂」。二呆也在大門寫了兩篇入館詩,一篇的意思是聽天由命之堂;另一篇則是聽之宇宙道理。
藝館石刻‧時刻藝事

 
    「來是偶然,走是必然」,石刻在二呆藝館的後門的一段話,似乎是對著到來的訪客所說。二呆先生偶然來到了澎湖,也因為偶然的機會下,為藝館外的磚牆上刻了碑文。
 
二呆藝館的碑文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嗎?  
    原先二呆藝館的牆面是沒有碑文的。當初,前文化中心李興揚主任到文建會開會,席間郭為藩主委提出複製他的書法作品,提供給各文化中心或學校機關懸掛。二呆卻希望不要以複製的方式,而改採刻成碑文的型態。後來澎管處補助經費五十萬元,二呆便開始進行藝館四周牆面的碑文設計。
 
做成碑文有何用意呢
    玄武岩是上天給予澎湖的寶藏之一,而二呆就地取材,讓他的詩文留在澎湖的生成歲月上。石碑是中國古老的傳統,可長久保存。凡進入藝館的訪客們,必然會看到這二十件作品,而對二呆的哲理智慧有所認識。二呆也歡迎來訪者拓碑留戀,成為二呆藝館的獨特之處。
 
 
二呆藝館.鎮館之寶

 
    二呆藝館的大廳,長年擺放著鎮館之寶—〈永恆〉,是一座青銅雕塑。主角是二呆以及顧振璜女士,作品的時空背景則是顧女士臥病在床,而二呆用雙手環抱著她。
 
誰是顧振璜?
    顧振璜是江蘇寧許人,長了二呆兩、三歲,她的父親與二呆的父親是同學、也是世交。二呆11、12歲時與她在上海初次見面,4年後,兩家人在蘇州合買一座王府,才慢慢熟稔起來。二呆18歲那年,他們一同到上海念中學,彼此情竇初開。又過了4年,適逢抗戰,依祖母所願而結婚。
    顧振璜,是二呆的初戀情人,也是妻子。她與二呆相處的52年間,不曾發生口角,原因就在包容對方的弱點。依二呆的說法,她與二呆的個性是南轅北轍。顧女士大而化之、二呆是乾淨講究;她不擅理財而二呆具有絕對金錢概念。也因為這種顧女士寬宏的氣度,讓二呆謹守本分、約束自己的行為。退休後,二呆曾問她:「如果我先走了,你要怎麼辦?」她回答說:「如果你走了,我一定會跟隨你去的」。
 
甚麼是永恆?
    1985年,顧女士病逝於美國,二呆原本想將她火化後帶回台灣,但此時抱著手中的她,心中百感交集,於是將她留在美國安葬。
    二呆藝館中典藏了顧女士的畫像及塑像數件,作品的共通性便是看起來溫柔婉約。儘管〈永恆〉的背景時空,是面臨生離死別的夫妻,但顧女士的表情似乎在說著:「我很好,別擔心」。
    甚麼是永恆呢?二呆用這件作品告訴了世人。
 
 
 
 
藝遊未盡.呆畫呆話

 
    我作畫時我必定要有我自己的構圖,有我自己的線條,有我自己的色彩,更要有我自己的氣氛;甚至要有自己的新方法、新技巧,我認為這或許就是所謂創作。怎樣才能由學習、摸索中尋求到屬於自己的東西。那似乎一定要有潛在的先天稟賦,加上不斷的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,更要摒棄名利速成的心理,而以永恆的興趣為媒介。
 
    生為萬物之靈的人,愛美是天性,要求心靈的安寧和享受更是絕對的。藝術的使命正是如此。所以有人說藝術的莊嚴,甚至說藝術的神聖,都不為過。更要緊的是藝術是有生命的,有靈性的。一張紙、資塊布、一堆土、或是木頭石頭、破銅爛鐵,有人能給他「生命」、「靈性」,它就是一件藝術品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節選於《呆畫呆畫》
瀏覽人次:3443 人
更新日期:2017-08-14